五莲山旅游风景区欢迎您

7*24小时旅游服务热线:
400-0156-519
史海拾贝

文化名山
文章之府
史海钩沉
图文说史
清代 / 窦光鼐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诸峰皆崭绝,东峰独可上。朝来缘翠微,振衣披榛莽。到顶得石棚,小住骋遐赏。东南指沧澥,一气接沆漭。初晖散余霞,云外浮晃朗。想见至人心,天渊与浩广。世路隘蜗角,蛮触各争长。而我于其间,委怀任俯仰。每虑尤悔集,有如鸟避网。适来豁达眸,胸尘一涤荡。即此得玄珠,无劳问象罔。窦光鼐 窦光鼐(1720~1795)清代官员、学者。字元调(一说符调),号东皋,山东省诸城市...
2021-08-10
一口一品茗,用恬淡雅致的情怀生活,用宽容与理解的心境处世,将人生过的淡味真切
2021-07-03
九仙山居仙卧龙,传神离奇,在历史上还是著名的文章之府
2021-06-26
臧惟一家族护法光明寺范凤学今五莲县许孟镇仁里、泊子、花园村,松柏镇的白庙子、香店村,叩官镇的于家崮子村,户部乡的黄崖川等村的臧氏,是诸城瓦屋臧氏的分支,是明代官宦之家臧惟一家族后裔。该家族明清以来,人才辈出。自四世臧惟一于明嘉靖四十三年(1...
2021-03-26
皇家寺院五莲山光明寺范凤学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。汉代,佛教传入中国。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。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。明清两代,诸帝大都尊崇佛教而加以保护,皇家寺院五莲山光明寺的兴衰,就是很好的说明。五莲山光明寺,不是普通的佛家寺院,而是一座历经明清两代的“皇家寺院”。《山东通志》称:“东省四大禅院,长清之灵岩,益都之法庆,诸城之侔云、光明也。”五莲山光明寺为什么称...
2021-03-26
九仙山逶迤起伏,峰奇石秀,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赞美“九仙今已压京东”、“奇秀不减雁荡”。清《山东通志》载:“汉明帝时,有九老人饮酒万寿峰下,一日同化去。”此山因此而得名。九仙山不仅风光旖旎,而且在九仙山还有不少关于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的传说,
2021-03-26
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大文豪之一。其在密州为官时常到九仙山纵情山水,称赞九仙山“奇秀不减雁荡”。
丁惟宁,字汝安,号少滨,又字养静,明代进士,后隐居于九仙山,相传为奇书《金瓶梅》的作者兰陵笑笑生。
人文景点
一口一品茗,用恬淡雅致的情怀生活,用宽容与理解的心境处世,将人生过的淡味真切
2021-07-03
九仙山居仙卧龙,传神离奇,在历史上还是著名的文章之府
2021-06-26
丁公石祠和仰止坊位于九仙山风景区东南麓丁家楼子村,为明代万历三十六年(1608年)诸城地方名人丁耀斗为颂扬其父丁惟宁的功德,以昭后世而兴建。石祠坐北朝南,全部用石料建成,面阔三间,一门三窗,七檩两梁,重梁双柱,石板瓦雕花脊,龙形双鸱吻,东西...
2021-03-27
在九仙山抱犊峰东侧,距地面两丈多的高处有一平台,平台的东、北、西三面是陡峭的山峰。在这平台上筑有房屋三间,从平台到谷底筑有53层台阶,当地群众管这叫“五十三窜”,这儿就是九仙书院,也叫孙膑书院、靴谷书院。相传,孙膑在马陵大捷之后,辞去军师之...
2021-03-27
光明泉,位于天竺峰东南脚下,原名般若泉,为一凿掘而成的古井。井深约6米,方口,上部条石堆砌,围以石栏,井水清冽甘甜,大旱不涸。相传明万历三十年(1602),李皇太后害眼疾,久治不愈。心空大师听说后,用山上采来的药,配以此泉水,太后服后,重...
2021-03-20
光明寺:“光明寺”三字是由全国佛教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,(现会长为周云生一诚法师),两边的楹联“名山自是无双地,妙法仍然不二门”是当年的原门联,从门联中可以看出当年光明寺的口气是非常大的。这里原有三道门:一门两边有“秉教沙门”四字,右侧是...
2021-03-03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