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与九仙山(五莲山)的不解情缘
发表时间:2021-04-11 10:00
五莲山、九仙山的自然景观,主要特点是以奇为主,奇、险、秀、怪、幽、奥六大特色共存。造成这些特色的主要原因是亿万年前的地球断裂切割、重力作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,以致塑造了各种奇峰怪石、悬崖峭壁和坳峡深谷。但长期以来,五莲山、九仙山名不见经卷,直到汉代,才被俗称为“东武山”,这是因为两山地处东武县的原因,当时的东武就是后来的诸城,宋代则为密州。 五莲山、九仙山知名度的提高,是从宋代文学大家苏轼知密州开始。苏轼于宋熙宁九年,在既将离任密州,前往山西河中任职时,接到时任温州乐清县县令的挚友周邠寄来的《雁荡山图》,苏轼看后,题写了两首留恋九仙山水之情的离别诗,将九仙山与山西的华山、浙江的天台山、雁荡山相提媲美。诗中盛赞曰: “二华行看雄陕右,九仙今已压京东”,并注释“九仙在东武,奇秀不减雁荡也”。“此生的有寻善分,已觉温台落手中”。 诗中的“温”,指雁荡山,雁荡山位于省市境内,为中国“十大名山”之一,史称“东南第一山”,今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“台”指天台山,位于浙江省中东部,2000年被评为首批全国4A级旅游区。二山均以古、幽、清、奇为主要特色。 苏轼称九仙山“奇秀不减雁荡”,一语中的,合情合理; “京东”指京东东路,为北宋时的一个行政区,地处首都东京的东部,为今山东省的全部和河南、江苏的北部。“九仙今已压京东”一句,看出九仙山风光在山东地区居为首位。怪不得明代万历进士、天启初礼部尚书翁正春赞五莲山为“真齐鲁间最圣地也”。这里,用了一个“最”字,可见五莲山、九仙山在山东境内的名山地位。清代知名文人、江北遗民团领袖张侗也评赞曰:“岱以崇隆显,崂以幽育显,五莲以峭削显”。清代敕赐青州法庆寺住持、赐紫天岸和尚本升则说:“五莲之胜胜以石”。看来这些评价都恰如其分,并不扩大。
附:次韵周邠寄《雁荡山图》二首 苏轼 其一 指点先凭采药翁,丹青化出大槐宫。 眼明小阁浮烟翠,齿冷新诗嚼雪风。 二华行观雄陕右,九仙今已压京东。 (将赴河中,密迩太华,九仙在东武,奇秀不灭雁荡也) 此生的有寻山分,已觉温台落手中。 其二 西湖三载与君同,马入尘埃鹤入笼。 东海独来看出日,石桥先去踏长虹。 遥知别后添华发,时向樽前说病翁。 所恨蜀山君未见,他年携手醉郫筒。 熙宁九年(1076年)冬作。周邠([bīn] ,古通“彬”,有文彩:“斐如~如,虎豹文如。”)
|